皖华出国 -- 英国留学
  • 深度剖析:英国为何不抄中国作业?NHS如此佛系,留学生如何应对?

  • 时间:2020/3/16 15:31:46     684人阅读免费留学咨询电话:0551-62823628
  •   
        
        
        
        
      
      
        早些时候,世卫组织将新冠疫情定性为“ 全球大流行 ”
      
      

      

        
      

      

        3 月 12 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紧急召开了眼镜蛇会议。

      

        面对日趋严峻的疫情,英国政府给出的建议是:对于出现轻微症状的患者,可以自行在家隔离,应该把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面对英国医疗如此佛系,不少华人都很错愕。   

      

      

        
      

      

        3 月 11 日, myOffer 携手脉德医疗做了一场“ 如何理性防疫 ”的公益讲座。

      

        优姐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一份夯实的文字资料,希望对关注英国疫情的各位有所帮助。(本篇建议收藏!)   

      

        
      

      

        一线医务人员对疫情防控的解读   

      

        
      

      

        你每天打开新闻,确诊人数、死亡数字都是在陡增,一时之间觉得世界末日来临:意大利完蛋了!欧洲沦陷了!英国很有可能马上就会步意大利的后尘...

      

        媒体出于种种原因,有时候会制造一些紧张氛围,并且这种情绪民众还挺喜欢的。

      

        大家觉得,这么恐怖的疫情,尤其是中国刚刚经历过一轮,总觉得英国好像会把在中国发生过的这些再重新演练一遍。

      

        很多人潜意识里边,其实有这么一个期望值在。   

      


      

        而中西方媒体都有一个共性,很简单,喜欢捕捉群众的恐慌。所以大家在看媒体报道的时候,要保持一个中立和冷静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不谈政治,不谈国情,就单纯从英国一线防疫医生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新冠病毒。

      

        我们第一个关心的就是,这个病毒的危害性到底是什么情况?致死率又是如何?总结来说,新冠病毒在英国医疗界的普遍共识有三个:   

      

        
      

      

     高传染性 

      

        这个大家已经知道了,无需多言。   

      

        
      

      

     低致死率 

      

        主要是看意大利的数据,相对来讲,对于英国来说比较有借鉴意义。意大利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龄,在 76-78 岁。

      

        从这个平均年龄你能看到新冠病毒对于年长的人更具有杀伤力。

      

        也就是说,年轻人虽然被感染了,但实际上真的因为这个病毒致死的,至少目前在欧洲来看,是很少见的。   

      

        
      

      

     重症倾斜原则 

      

        大家有时候会反映说打 111 根本就没人理,连测都不给测;打电话给 GP , GP 也说你不要来,就在家待着。

      

        实际上不是英国不管,而是他们现行的原则是叫做重症倾斜,也就是说,英国会把大部分医疗资源都准备在重症上。   

      


      

        普通人有可能感染上之后,发 3-5 天的烧,身体不太舒服,但很可能自行隔离之后,就自愈了。

      

        那么,在医生的眼里,什么样的人叫做医疗弱势群体?(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打电话给 111 他们才会重视你)   

      

        
      

      

        主要是这三大块:

      
          
    •       

              年龄       

            

              如果是年龄较长的,一般 65 岁以上,就认为是属于抗御病毒能力较弱的群体

      
          
    •       

              健康状况       

            

              基础健康状况:有没有高血压,有没有心脏病,还有糖尿病也是属于容易引起身体器官衰竭和身体功能崩溃的一些基础性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比如说,本身就有肺结核、哮喘的

      
          
    •       

              暴露风险:你和确诊人员是否有直接的接触或者近距离的接触;你是否在过去的 14 天去过疫区

      

        总的来说,只有在“ 高风险+基础疾病+年龄较大 ”的情况下,你垂询 111 才是会被最受重视的。

      

        如果说,三者当中符合两者, NHS 可能会给你进行基础检查;如果这三者哪一个都不具备的话,说实话就是会让你进行“ 居家自行隔离 ”。   

      

        
      

      
        

          在英中国留学生如何理性防疫?

      

     几个重点 

      
          
    •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请注意提前和医生沟通,尽量多囤一些药物

          
    •     
    •       

              担心英国治疗水平转而想回国的表示理解,但其实没有必要 

          
    •     
    •       

              心大(且自认为免疫力强)的小伙伴,稍微收一收心,毕竟你感染上了之后,可能会传染给身边的人。建议可以适度减少聚众活动,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

      

        留学生处于青壮年,也是此次新冠病毒的不易感人群。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留学生住集体宿舍的较多,而且校园内人群交互较多,所以要及时关注自己校区以及住宿区是否有疑似/确认人群。

      

        从疫区回来的同学也要互相监督,自我隔离,不要一时大意,成为病毒携带者。   

      


      

        留学生要不要回国?

      

        从医疗从业人员的态度来看,其实没有必要跑回国去。

      

        如果你要回国的话,留学生还要考虑到,你的学校的出勤怎么来算的问题。

      

        个人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考量一下目前身处的环境,而后综合来看,你的这个决策是否最合适。   

      

      


        再者,因为现在在英国如果你不是高危人群的话,就是刚才说的医疗弱势群体,其实大部分人就算得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NHS 会管留学生的,这个是肯定的。致电 111 ,但是不给检测怎么办?

      

        如果 111 不理你,说实话你属于低危人群,请放宽心。你就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自我隔离就可以,然后吃喝方面尽量跟大家分隔开。

      

        不过如果你的症状有了变化,那么一定要及时跟111反映。   

      

      

        
      

      

        如果真的是重症的话,英国的医疗水平大家是可以放心的。在高医疗水平的治疗下,治愈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从英国的角度考虑,最担心的是医疗资源的挤占。当太多人爆发式地增长,医疗系统可能无法配合它对资源的需求而崩溃,这是现下比较担心的。


      

        医疗挤占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呢?

      

        其实早期在武汉,就是因为恐慌,只是一些普通的感冒症状,人们都跑去抢占医疗资源。而后导致易感人群大规模扩散。
      

      

        
      

      

        自我隔离,算不算旷课?

      

        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跟系主任、授课老师讲明白你的情况。

      

        你需要跟校方有书面的沟通。   

      

        
      

      

        如何写请假条?   

      


      
          
    •       

              第一段       

            

              先把自己的名字、学号、年级信息写上去。然后说明, NHS 建议进行自我隔离

      
          
    •       

              第二段       

            

              简单说一下症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第三段       

            

              跟校方确认是否可以开始你的自我隔离,并且需要什么样的文书需要签署,以确保在你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边不会记旷课

      
          
    •       

              第四段       

            

              可以询问,校方有哪些支持。所谓,爱哭的孩子有奶喝。你提出来,说不定校方有对应的福利可以给到你

      
          
    •       

              最后一段       

            

              把你的个人的联系信息要写上去,以确保属于有任何情况的话,校方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你本人       

          
    •   
      

        
      

      
        

          英国为什么不停课?     

        

          
        

        

          几个重点 

        
            
    •         

                各国国情不一样,把中国的防疫模式搬到英国不现实

            
    •       
    •         

                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有一个平衡点,新加坡模式就兼顾了两者,防控效果也不错

            
    •       
    •         

                目前数据显示青少年和儿童属于不易感染人群,而且就算感染了恢复也很快速

        

          需要注意的是,停课以及隔离等政策保护的不是普通未感染者,而是保护未感染的健康弱势群体(例如年长者,有基础疾病者,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

        

          例如,某青壮年可能感染了病毒不自知,对其本人影响不大,但出门遇到了 75 岁的邻居,那病毒很有可能对这位邻居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隔离的本质是保护健康弱势群体。

        

          目前,首相鲍里斯已经昭告天下,英国不会停课。

        

          个中缘由,我们来品一品。意大利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停课之后出现撒欢的比比皆是。     

        

          

            
          

          

            英国未来会不会停课,完全要看政府这边的风险控制模型。

          

            举个例子,如果说等到确诊感染人群已经到了 2000 或者 3000 的时候,英国的风控模型认为现在到达临界点,必须要全面停工停课,如此才能保证医疗系统不崩溃。

          

            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停课。目前我们也看到部分英国大学,已经自主开启了线上课程。这个之后,优姐会单拉一篇详细解读。       

          

            
          

        
      
      
        
          

            为什么英国政府不建议戴口罩?

          

             几个重点 

          
              
    •           

                  穿脱口罩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加大感染风险

              
    •         
    •           

                  “ 口罩+正确洗手+提高免疫力 "为民众防疫黄金三角,买不到口罩的也无需着急,因为口罩的防护功能需要其他二者配合才有最佳效果

              
    •         
    •           

                  公共场合是否佩戴,要看场合,个人情况。这已经不是医学问题,而是社会学问题了。大家请注意自我保护,不要刺激英国部分人群(买不到口罩+害怕病毒+种族歧视+流氓团体)脆弱的神经。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佩戴

        
        
          

            研究证明呼吸道飞沫传播( Droplet transmission )与密切接触是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一般在 1.5m-2m 范围之内,飞沫附着于物体表面再接触也很具有传染力。

          

            在这个情况下,与病毒携带者近距离口鼻接触,或者触摸了受污染的表面再触碰口鼻,那么受感染的概率就会很大。

          

            基于现在英国受感染人群占人口总数仍为少数,“ 物理表面传播的 ”可能性大于“ 与病毒携带者近距离口鼻接触 ”,所以“ 勤洗手 ”与“ 正确洗手 ” 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就算戴了口罩,如果没有做到正确洗手,仍有极大概率感染。所以在现阶段口罩供给不足,以及很多民众穿脱口罩不规范的情况下,强调正确洗手是相对经济有效的防控方式。

          

            其实英国在教育民众勤洗手,注意自我隔离,打喷嚏的时候要放在纸巾上。这个策略你可以理解为是保护个人,但实际上它的整个社会经济学效益和医疗经济学效益的话,它保护的是整个社会当中医疗弱势群体。

          

            生活习惯上,需要改善。以前可能一天洗 10 次手,现在可能一天要洗 20 次或者 30 次。原则就是只要你触碰了公共区域的物品就应该去洗手,因为病毒是可以附着在表面以及飞沫传播的。
          

          

          

            
          

          

            随身物品的清洁消毒,需要要大家强调。

          

            你有没有注意到随身物品的清洁状况,比如说眼镜、眼镜盒,手机、手机壳,耳机,钱包,还有女生随身的小包包。

          

            因为这些随身物品实际上它们表面附着的细菌也罢还是病毒也罢,是很多的。就算你双手干净,但先接触眼镜,后接触口鼻,这样的传染途径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建议用酒精棉球、清洁小纸巾定时擦拭随身物品。回到家中,将换洗衣物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勤洗衣物。       

          

            
          

        
        
          

            NHS 如何治疗新冠病毒?       

          

            
          

          

             几个重点 

          
              
    •           

                  面对新冠病毒,好的免疫力胜过一切药物

              
    •         
    •           

                  有基础疾病,尤其是肺部问题的人,的确要额外注意,并且及时和医院通报病史病情以免延误

          

            目前 NHS 没有正式批准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主要是提供 Supportive care (支持性的医疗帮助)

    如同病毒性流行感冒,新冠病毒不是被“ 治好 ”的,而是人的自身免疫系统抗住了病毒攻击并不再对病毒攻击作出反应。

          

            所以目前也没有药物“ 治疗 ”这个病毒,而是症状控制和减轻。       

          


          

            
          

          

            病症加重,产生呼吸困难时,需要入院上 Bipap 呼吸器协助呼吸,再加重者则要上呼吸机。如果产生了细菌及其他病毒感染,则会有相应药物治疗。       

          

    重症患者的治疗目的是支持重要脏器功能,确保在自身免疫系统战胜病毒之前,不会因为呼吸系统的崩溃而伤亡。 

          

            
          

          
            

              NHS 是否能应对激增的新冠病人?         

            

              
            

          
          

             几个重点 

          
              
    •           

                  很明显医疗资源是不够的,所以未来轻症普通病例会居家治疗,做好轻症居家隔离的准备

              
    •         
    •           

                  集体隔离固然有效,但以目前 NHS 的部署,没有看到集体隔离模式,每个医院隔离病房一般在 30 人以下的床位

          
            

              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都是轻症(不完全的数据显示约 70% )可居家隔离治疗

            

              目前数据显示需要医疗救治的重症病人是已经有基础健康问题( Underlying health problems ),所以重症病人的激增势必会给 NHS 的医疗体系带来强大的冲击。

            

              目前全国 95% 的重症床位已经 Running 100% capacity(满额使用)

            

              那么接下来的新冠重症面临的资源短缺(床位+医护人员+ 药材等消耗品)是可预见的,政府已经在做相应的资源调配,但需要时间。         

          
        
      
      
        

          
        

        

          从疫情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几个重点 

        
            
    •         

                不用过分渲染死亡人数以及较年轻的死者,个例当然令人悲痛,但从大数据来说,青壮年的死亡率较低

            
    •       
    •         

                不要成天担忧,负面情绪反而不利于免疫力的提高,有碍防疫

            
    •       
    •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明显: 忧国忧民 vs 活在当下

        

          举个老照片的例子:     

        


        

          
        

        

          这张照片摄于二战德国轰炸完伦敦的次日早晨,金融城的人们镇定不惊走在瓦砾里回公司上班。

        

          你由此可见,英国人 Keep clam and carry on 的种族天赋是根深蒂固的。

        

          国人提起新冠那是如临大敌,防疫措施如数家珍,偏偏碰上英国人的淡定与佛系,除了去超市抢卫生纸以外,还是照常 Party ,照常生活。

        

          难道我们生活在平行世界?      

        


        

          中国早期对病毒了解有限,医学协助未能有效开展,导致致死率偏高,很多新闻报道的案例其实来自于疫情早期;而目前在英国,医疗系统对该病毒较为了解,已做好相应部署。

        

          同时中国由于经历了较早期的病毒,其毒性已经在传播后期发生了变化,总结而言是“ 变得更具有传染性,但毒性也降低了 ”

        

          所以武汉经历的惨烈抗疫故事(比如一家 5 口没了 3 位,年轻 36 岁的医护人员殉职等)可能在当下的英国并不适用。

        

          你或许会想问:为什么中国死亡了那么多年轻的医生和护士?

        

          一个前提是,中国是倾举国之力,牺牲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而为大众普罗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的。

        

          中国很多的医生护士都是处在高压情况下连轴转的。

        

          每天工作 14-15 个小时,连轴转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如此即便是再健康、再年轻的人,身体也是禁不住这样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

        

          另外,医护人员是处在传染力度非常大的一个环境里。     

        

        

          
        

        

          他们每天接触的病毒含量和我们普通人上班、坐地铁所接触的病毒含量和感染概率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总的来说,高危工作环境+高压工作状态,年轻医护人员的免疫系统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也就有了后来大家知道的悲剧。

        

          另外,英国防疫为什么没有直接抄中国作业呢?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一些操作流程并不是完全被西方防疫体系所接纳的,包括样本采集、数据分析等等都不是一个完全对接的系统。

        

          英国医学界也非常严谨,他们也要经过自己的方法论证才能够接纳一些“ 新 ”的医学结论。

        

          人们对病毒的了解是逐步加深的,目前已经有好几款疫苗在临床试验阶段,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即可问世。     

        

        

          
        

        

          关于治愈后的问题,基于目前从意大利和英国的数据来看,后遗症这块不必太过担心。

        

          想说,任何脱离了国情的政策讨论,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大家也不用过于抨击英国的佛系,毕竟适合自家国度的,才是最好的。

        

          国情不同,国民不同,中国的硬核作业,也注定了欧洲的国家抄不了。

        

          需要注意的是,英国的疫情也是一场持久战。目前来看,高危阶段是未来的 1-2 个月;疫情得到稳定控制,保守估计需要 3-6 个月     

        


        

          
        

        

          能有些同学有一些基础疾病,需要定期吃药,比如说甲状腺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能够多备一些你平日里常吃的药在身边。

        

          囤食物和日用品的话,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居住环境稍微囤一些。

        

          食物这块可以备一到两周的量,因为如果出现了流感症状的时候,自我隔离就是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可以稍微安心一些。

        

          但是真的没有必要恐慌性囤货,这个没有任何意义。     

        


        

          
        

        

          这又不是世界末日,也不是要打仗,恐慌的情绪其实也不利于个人免疫力的提高。因为人长期处在焦虑、焦灼和恐惧的情况下,免疫力是会降低的。

        

          说来说去就四个字:理性防疫。

        

          最后,小编想说,我们也会持续向英国运输口罩、高强度的消毒液等急需物资,支援留学生。     

        

          
        

        

          请大家持续关注!这场抗疫战,海外华人一条心。     

      
      

        
      

热门标签

美国留学美国读博士费用美国留学条件
美国硕士美国前50名大学美国名校
美国博士条件美国名校美国高中申请
英国留学英国读博士费用英国留学条件
英国名校澳新留学费用澳新名校
加拿大留学欧亚留学欧亚留学费用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